液晶顯示屏作為智能交互的重要端口,已成為承載超高清視頻、物聯網和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撐和基礎,是全球各國及地區近年來競相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液晶顯示器具有工作電壓低、功耗小、分辨率高、抗干擾性好、成本較低等優點,已成為平板顯示器的主流產品,占據了平板顯示器主要的市場份額。加上液晶顯示器在交通、政府、服務業、教育、能源等商用細分領域的應用不斷的擴大,未來液晶顯示器市場增長潛力可期。
液晶顯示屏是屬于平面顯示器的一種。用于電視機及計算機的屏幕顯示。該顯示屏的優點是耗電量低、體積小、輻射低。LCD顯示使用了兩片極化材料,在它們之間是液體水晶溶液。液晶顯示器(LCD)目前科技信息產品都朝著輕、薄、短、小的目標發展,在計算機周邊中擁有悠久歷史的顯示器產品當然也不例外。
隨著液晶顯示產業逐漸向國內轉移,國內相關廠商掌握了先進原材料設計、生產技術。ITO玻璃基板、TFT屏、液晶、偏光片等原材料已實現國產化,國內液晶顯示產業鏈上游逐漸完善。上游原材料的國產化有利于提升本行業抵御原材料供應不穩定風險的能力,也為國內中游的液晶顯示屏生產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契機。
我國液晶顯示產業鏈逐漸完善,國產替代趨勢正在加速。在液晶顯示產業鏈的上游,玻璃基板、混合液晶材料、偏光片、半導體等,中國企業逐漸突破了技術難關,逐步實現國產替代。上游產業鏈的國產化降低了液晶顯示行業的原料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國液晶顯示產業鏈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為液晶顯示屏和液晶顯示模組生產企業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發展機遇。
國家產業政策對液晶顯示行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產業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液晶顯示行業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為企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隨著《中國制造 2025》、“萬物互聯”、“5G”等的推動,下游行業規模持續擴大,人機交互界面的應用場景快速增加。作為人機交互界面重要的組成部分,液晶顯示屏及顯示模組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液晶顯示行業將迎來新一波市場增長機遇。
液晶顯示器具有工作電壓低、功耗小、分辨率高、抗干擾性好、成本較低等優點,已成為平板顯示器的主流產品,占據了平板顯示器主要的市場份額。加上液晶顯示器在交通、政府、服務業、教育、能源等商用細分領域的應用不斷的擴大,未來液晶顯示器市場增長潛力可期。
目前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二,自主核心技術快速增長,全球產業話語權不斷增強。在液晶電視面板上, 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出貨量已經占據額全球的30%,達到0.77億片,首次超越中國臺灣的25.5%市占率,僅次于韓國排名全球第二。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液晶顯示屏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分析:
整體來看,全球液晶顯示屏廠主要集中于中、韓、日三地,其中LCD產線上,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日本的液晶顯示屏產能占比分別為53%、15%、32%和5%,OLED液晶顯示屏產線則韓國目前階段性壟斷市場(占比78%)。目前中國大陸、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分別坐落57/29/20/12條面板產線,且后續擴產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及韓國。
雖然我國面板產業取得重大突破,但本土廠商技術依舊薄弱,特別是在高端產品領域常年從韓國、日本、臺灣等地進口液晶面板。特別是在新技術發展上,與日韓以及臺灣企業技術差距還比較大,整體上仍處于技術追趕階段。而且液晶面板的自給率仍然偏低,自給率僅為30%,產品對外依賴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內液晶面板產業長遠發展。
在全球數字化以及IoT的大浪潮下,用戶使用場景和應用需求的變化為產品創新帶來了機會,為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量空間,特別是OLED、Mini LED、超大尺寸、高刷新率電視等細分市場的需求均有不錯的增長潛能。
從未來的內容需求和應用場景來看,有游戲、短視頻、車載、醫療等越來越靈活多樣的顯示應用,內容需求推動整機需求,整機需求推動顯示器件的需求。因此高對比度、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功耗、柔性化和異形化、3D等等,都成為未來的顯示需求。
液晶顯示屏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液晶顯示屏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液晶顯示屏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報告研究框架全面、嚴謹,分析內容客觀、公正、系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我國液晶顯示屏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